一主一副 曲靖做强“麒沾马”中心城市 提升宣威副中心城市

搜狐焦点曲靖站 2021-03-24 17:15:2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强化曲靖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强“麒沾马”中心城市,推动现代产业、创新人才、高端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进一步提高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能级,全力提升文化、科技、经贸、交通运输、旅游等中心功能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的引领能力和辐射作用,把中心城市打造成曲靖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滇中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曲靖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曲靖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促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结合曲靖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确定的“做强滇中、搞活沿边、多点支撑、联动廊道”发展布局及滇中城市群“一主四副、通道对接、点轴联动”空间结构,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资源有序流动、产业发展集聚融合、城乡区域互动协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坚决破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构建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努力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发展数字经济中走在全省前列,筑牢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将曲靖建成世界“光伏之都”、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西南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力争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地级城市70强,谱写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核引领、两环支撑”安全均衡高效的产业空间布局和“一主一副、多点支撑”的城镇化格局,全力打造滇中城市群曲靖副中心。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以上和45%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新引进立项备案项目计划投资额、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外来投资企业纳税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成为滇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到2035年,全市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台阶,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全面形成。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曲靖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支撑。

——到本世纪中叶,建立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曲靖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二、构建“一主一副、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提升滇中城市群曲靖副中心辐射力。做强“麒沾马”中心城市,提升宣威副中心城市发展水平,推动陆良、师宗、罗平、富源、会泽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向西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打造较具竞争力滇中城市群副中心;向北以会泽县为前沿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向东以宣威市、富源县为前沿主动对接长三角,向南以师宗县、罗平县为前沿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塑造海陆内外联动、安全均衡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支撑滇中城市群、昆曲双城协同发展战略的沪昆廊道,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黄金带的南昆—汕昆廊道,主动对接成渝、带动滇黔结合地区协同共赢战略轴带的贵昆—杭瑞廊道,成渝双城经济圈经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及曲靖、昭通、文山、红河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纽带的银昆—曲泸廊道。提高空间配置效率,改善空间功能品质,增强空间治理能力,深度融入“滇中崛起”战略,打造1小时经济圈。扩大外向型经济,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曲靖海关作用,抓住曲靖经开区成功入选排名前列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机遇,积极申建曲靖综合保税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努力将曲靖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全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做出曲靖贡献。

(四)强化曲靖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强“麒沾马”中心城市,推动现代产业、创新人才、高端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进一步提高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能级,全力提升文化、科技、经贸、交通运输、旅游等中心功能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的引领能力和辐射作用,把中心城市打造成曲靖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滇中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围绕“一主一副、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和“一环五射”的快速路网,构建市级—区级—街道级(15分钟生活圈)—邻里级(10分钟生活圈)—街坊级(5分钟生活圈)五级中心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高效联通、产业错位发展。到2025年,曲靖中心城市建成区达10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105万人左右,生活圈覆盖率达95%,聚集全市约65%的地区生产总值,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五)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坚持“巩固、转型、延链、培新、聚集”的发展思路,以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两型三化”为目标,瞄准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之以恒走深、走精、走长,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曲靖经开区为龙头,推动10个园区26个片区提质增效,以建设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稀贵液态金属新材料基地为支撑打造“绿色能源牌”,以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为引领打好“绿色食品牌”,以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川渝黔桂康旅基地为目标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以绿色烟草产业、新型煤化工、现代商贸物流三大基地和转型发展钢铁产业、劳动密集型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四大产业推动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成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世界一流“三张牌”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进“数字曲靖”建设,依托曲靖经开区打造光伏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宣威经济开发区等打造液态金属谷;重点推进曲靖卷烟厂打叶复烤易地技改及新建烟叶仓库,打造“两烟”及配套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型钢、优钢、特钢、不锈钢、复合板材等产品,推进曲钢集团转型升级和曲靖不锈钢产业园建设;加强园区仓储、转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方式,打造智慧物流,大力发展冷链、城乡配送等曲靖区域物流节点。

(六)构建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国家交通运输体系,承接“一带一路”国际国内通道建设,发挥曲靖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和流通节点城市功能,加强与国家、中西部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有关规划的衔接,提高通达度、通畅性、便利性。围绕云南省构建“三对外三对内”便捷畅通外向性运输大通道战略,重点实施富源(滇黔界)至麒麟段改扩容工程、陆良至寻甸等13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渝昆高铁建设,完善滇中城际环线,加快渝昆沪昆深昆高铁连接线、深南昆高速铁路(曲靖段)、曲靖至宣威至六盘水等7条铁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会泽田坝—曲靖北—陆良—弥勒高铁、文山至师宗普速铁路延伸至陆良机场至曲靖纳入国家铁路规划,打造战备综合交通运输及配套建设战备军需物资装备卸载平台,构建滇东北出境铁路纵向大通道及打造川渝黔及以北地区的中越快速出境通道。加快推进宣威民用机场及会泽、罗平通用机场建设,开展曲靖民用机场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云南货运枢纽机场落户曲靖建设,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航空货运枢纽中心。加快推进曲靖汽车客运东站、曲靖马龙汽车客运东站等2个一级客运站和会泽东综合客运站、宣威永安综合客运站(宣威机场配套建设项目)等13个县级汽车客运站及71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提升改造国省道干线,着力解决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解决交通运输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构建“2枢纽3园区6中心”物流节点网络、“3+1+2+2”内联外通铁路枢纽、“1环3纵5横7联”高速公路和“613”网普通国省道结合高质高效公路枢纽,推动建设广覆盖航空枢纽和发展无缝衔接水运枢纽。到2025年以实现综合立体交通“一张网”为引领,推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快速交通网、高效率普通干线网、广覆盖基础服务网,基本形成各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县与县之间及国高网与国高网之间“互联互通”,达到“东连黔桂、南向出境、西融滇中、北接川渝”目标。

(七)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提升县城产业支撑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积极融入地区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完善与昆明、曲靖城市合作与分工的城镇功能,努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巩固提升罗平县“云南省美丽县城”和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云南省特色小镇”建设成果,推动曲靖高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科学有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构建以中心城市为区域增长极、以县域中心城市为中心、以重点镇为支点的城镇体系。建成1个大城市(曲靖中心城市)、1个中等城市(宣威)、5个小城市(会泽、罗平、师宗、陆良、富源)。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会展经济、赛会经济、总部经济,多元发展现代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经济业态,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形成高质量城市经济发展体系。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以上和45%以上。

(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两新一重”、千亿级百亿级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有效集聚和供给,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建设一批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以及具有较强集聚带动能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组织实施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围绕创新链条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三个环节推进各类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滇中重要的“双创”基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深度融合、“数字曲靖”建设、智能制造、绿色水电铝、绿色水电硅、新能源新材料、稀贵液态金属等重点领域,推进“中国铅锌集团”等总部尽快落户曲靖。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63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0%以上。新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户、省级和高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0户,新认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产业创新中心1个、众创空间5个、“星创天地”1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5亿元以上。大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企业创新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九)推动教育体育强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提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达到西部先进水平、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高等教育内涵持续发展、特殊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日益健全。全面推进“1+N”集团化办学模式和“领办型、合作型、帮扶型”发展模式,全面打造一批优质、知名、品牌高中学校。推进职业院校“双高”建设、积极组建曲靖应用技术大学,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建设2—3个辐射全市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打造1—3个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谋划建设高等教育集聚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创办分校、中文国际学校。推动体育与旅游、康养、金融、文化等全面融合发展,推进国家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基地化、产业化运营发展水平。成功打造2—3项曲靖精品IP赛事,推动“321行动计划”。以区域教育中心统领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多元化办学体系,擦亮曲靖教育名片,打造国际高原体育城,建设教育体育强市。

(十)推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一体化发展。以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统领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推进曲靖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建设,提升疑难疾病诊治水平。整合医疗资源,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便捷化、普惠化水平。全面推进健康生活目的地和康养小镇建设,建设国内先进的区域医疗中心、诊疗中心、康复中心和医疗旅游目的地、医疗产业集聚地,引领曲靖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跨越发展。健全全市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促进多层次医保体系发展,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全面开展健康曲靖行动,提高曲靖医疗卫生康养辐射能力。

(十一)带动消费和房地产健康发展。提振城镇居民消费信心,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申报高级步行街试点,重点培育一批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商业繁荣、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步行街。培育新兴消费,引导家政服务与养老、托幼、托育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消费新业态。进一步优化中高端商品供给的同时,增加服务消费的中高端供给,促进服务消费结构加快调整和升级。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城中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适度增加商品房供给,完善房地产配套设施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十二)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探索区域同城化户籍管理配套保障措施,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充分流动。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初始分配与交易制度,培育各类产权交易平台。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资源利益分配机制,围绕煤炭、水能、风能以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加快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十三)拓展区域合作机制。加强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依托各县(市、区)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强化产业协作配套和错位发展,探索建立跨县(市、区)及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推进黔中—滇中大数据产业聚集区、曲靖—安顺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川滇黔十四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推动市州之间创新开放合作。深度参与川滇、云桂、川滇黔渝、粤桂黔滇合作与交流,主动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战略,深入滇中城市群“中心引领、协同支撑”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十四)深化区域互助合作机制。深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推进产业帮扶,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加强干部交流和专业人才培养,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扎实推进与上海市宝山区对口合作,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产业务实合作,开展干部人才交流,打造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典范。

(十五)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对曲靖市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更多支持,推动珠江水源涵养区、牛栏江—南盘江分水岭水源涵养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省内、市内重点领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落实牛栏江、南盘江、北盘江市内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南盘江中心城区段环境整治工程,构建以南盘江、牛栏江、北盘江为主体的城镇群生态廊道、特色生态经济带和文化保护发展带,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保护流域水生态空间。

(十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向困难地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力度,增强县(市、区)级财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节机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辐射。推动曲靖中心城市区域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设计、一体实施,统一衔接服务内容和标准。

(十七)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曲靖市优势产业、用地政策、能耗增量、人才引进、重大项目等方面诉求,争取事关曲靖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工程列入国家新出台的规划和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区域政策与其它宏观调控政策联动机制,加强对杠杆率较高区域的动态监测预警,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联防联控。

(十八)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区域规划编制管理制度,加强区域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加强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根据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布局需要,适时编制实施新的区域规划。健全区域发展政策联动机制,适时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区域发展风险识别和预警预案制度。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

四、组织实施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曲靖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见附件1),每季度定期研究政策、拟定推进方案及准确把握推进情况。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要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每季度、每半年及全年收集汇总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情况报市人民政府及省发展和改革委。

(二十)强化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级与县(市、区)区域性协调机制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市直牵头部门要主动对接落实国家和省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政策,细化具体工作措施;各县(市、区)、曲靖经开区要建立高效落实机制,制定相应落实方案,完善有关配套政策。于每季度末月25日前将季度、半年及全年推进情况报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

(二十一)深化协调指导。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规范区域规划编制管理,加强区域发展监测评估,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

(来源:曲靖政府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